top of page
Writer's pictureTORead【多讀】

【六月書單:鍋碗瓢盆】

打從年初開始每個月辦聚會,書單就變成不定期更新。這個月受了感動,來讓我分享幾本關於煮和食的書。


早陣子聽了Michelle Zauner 親自演繹的"Crying in H Mart: A Memoir"(中譯《沒有媽媽的超市》)有聲書,然後就一直在讀其他寫食物與回憶的作品。Michelle Zauner在書中提到韓國人傳統在生日時會喝一種叫miyeokguk營養豐富的海帶湯,那是婦女產後常用作補身的食物,生日時喝海帶湯就是感謝母親生育之恩。這種湯於我來說自然陌生,但就令我想起父母在我生孩子前辛勞準備的豬腳薑醋。如今每有機會吃到薑醋,定記起父母削薑皮、料理那一鍋鍋一瓶瓶醋的片段。每個民族傳統或有不同,但如書中作者說的「飲食,是我媽媽表達愛我方式。」


在食物的香氣與味道中,我們往往能重溫回憶,彷彿時間在味蕾與情感之間交錯。食物不僅僅是身體的營養來源,它更是一種情感的橋樑,能夠將我們帶回過去,回到人與人之間的交流,以及那些難以忘懷的瞬間。就像普魯斯特筆下滲著茶的馬德琳蛋糕,令他驀然想起了在鄉間的童年往事。每一口都是一段回憶的開始,每一次回味都是一次情感的重溫。食物的味道不僅僅是口腔中的感官享受,它更是靈魂的撫慰和記憶的載體,連結著過去美好的時光與當下情感的流轉。


這次我們預備了關於廚房的書。或寫情的,或寫飲食裡的文化和哲理。《老派少女購物路線》中,洪愛珠道「人都要經過不只一個廚房的,因為遷徙、改建或者婚嫁,從一個廚房離開,到另一個。」詹宏志在《舊日廚房》中提到他在廚房動手複刻逝去母親、岳母、妻子的菜色、寫飲食的論述,其實都是「懷人之作」。他關注的不是食物,是人情。馬世芳寫他爸爸擅長做的酸梅湯、三杯雞,何嘗又不是摻進對往昔的緬懷。最近一位買過呂嘉俊《好好吃飯》、《味緣香港》,又買過吉本芭娜娜小說《廚房》的顧客,再來買了《舊日廚房》。我說:你似乎都很喜歡關於廚房的書啊。她引述愛爾蘭老話:”Laughter is brightest in the place where the food is”。在不同階段、不同廚房、不同飯桌,負責做菜也好負責吃的也罷,當你用心體會,飲食和愛都飽含溫柔。


詳情按圖見書籍簡介。








69 views0 comments

Commentaire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