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十月,也是拾月。是時候收拾換季衣物、收拾長日照的輕省生活。聽說今年的冬天會比較冷,迎接嚴冬來臨,準備好心情更是重要。特別是第一次在加拿大過冬的話,也許需要各方面的適應。所以,在這個十月我們為大家推介一些暖心作品。無論是否初來乍到,在生活上有否感到困頓或迷惘,好書都是令我們愉快的維他命D。
願大家身心都健康。
本月書單
《別告訴孩子月亮會來割耳朵——戲劇治療師的育兒心語》陳凌軒
出版社:希望學 (2023)
**新書預購**

為戲劇治療師陳凌軒所著的《別告訴孩子月亮會來割耳朵——戲劇治療師的育兒心語》。本書輯錄她十年來寫下的育兒心語,一個個親身經歷的片段充滿了智慧的省思、溫暖的情感,讓每日營役掙扎於教養子女的父母,在閱讀之時得著心靈安慰,放下不必要的內疚與自責,以寬廣的心重拾育兒的趣味。
出版社:心靈工坊 (2016)

本書深入淺出地剖析現代孩子在「轉大人」時所面臨的重重難關,並點出當代東、西文化相互衝擊,價值觀趨向多元,不但過往講求「傳承」的穩定社會不再,「到底應該變成什麼樣的大人」更成了一大難題。河合隼雄說:「我已無法再將大人當成一個靜止的概念,寫下該怎麼成為大人的方法」。換言之,就算已經轉成「大人」,當代的大人仍面對著無盡試煉。唯有大人自己也勇於持續成長,才能跨越親子衝突的痛,堅實守護孩子的成長之路。
出版社:香港中文大學 (2023)

古典音樂,就是當年的流行曲。
音樂家一樣要面對生死愛慾、明爭暗鬥、戰爭流離。
看他們怎樣回應時代景況相通反照自身
古典音樂觸動人心之處,正在於它對生命的各個環節,
不論是愛情、友誼、政治、戰爭、飢寒、宗教、哲思等,
種種恐懼和憧憬,都深刻地寫進作品之中,
激盪聽者心弦,讓他們反思人生。
作曲家、演奏家、樂評、樂壇軼事,總之有關古典音樂之種種,在邵頌雄筆下,皆有其魅力,這些文字,觀照了眾生百態,還原了古典音樂這門藝術的光采。評論的作品時代或遠或近,人物或雅或俗,但都能與現世景況相通,讓讀者反照自身。我們讀到的,不再只是關於一首樂曲或一位音樂家的資訊和評價,而是其整個創作的歷史文化背景,有時甚至是政治動機。他寫古典音樂,又不止於古典音樂,他以超越音符以外的世界來引導讀者欣賞這門藝術。
出版社:時報出版 (2023)

六篇故事描述一群歷經分手、離婚、親友離世的人們,各自承受著巨大的失落感,如何走出日常生活,踏上旅程,前往金澤、台北、赫爾辛基、羅馬與八丈島。在異地邂逅陌生人,品嚐異國料理,沉浸在非日常的風景裡。心中無以名狀的失落宛如容器,他們輕輕地接納他人給予的善意與溫暖,逐一釋放內心的苦痛,擺脫離別的哀傷,自難以承受的絕望中修復自我。儘管不可能理解卻還是想傳達心情,總是拼命去表達。那就是人與人縹緲不定的關聯。
出版社: 春天出版社 (2022)

在偶然找到的圖書室裡,開始了內心的溫暖改變。一本奇特的書籍,與一小球蓬蓬的羊毛氈,傳達了一切可能的奇蹟……
對工作或人生感到無助的人們來到鎮上的迷你圖書室。一句「我要找書」,得到「諮詢請洽圖書管理員」的回應。雖然態度冷淡,但善於傾聽的圖書管理員小町,讓諮詢者們不知不覺就將各自難以啟口的真心話或願望吐露。聽完後小町並沒有直接推薦想要借閱的那方面書籍,反而對他們建議完全不同方面的書,例如,她向尋找電腦書籍的人推薦童書,或者,向尋找圍棋書籍的人推薦詩集。在他們接受小町的推薦時,起初很不解,但當他們開始細讀她推薦的書時,那些一直隱藏在心底深處的願望慢慢浮現……
出版社: 采實文化 (2021)

益田米莉沒有與父母同住。某日,她接到母親的電話,心裡已有不祥預感。聽到母親轉達癌末的父親身體狀況不佳,只剩兩三天壽命,益田立刻起身回老家。
搭上新幹線後,她體認到這次回家即是面對父親的死。雖然希望父親能在她趕回去前撐住,但又意識到,那是父親的人生及時間。希望父親撐下來等她,是不是過於自大?
去見死去的父親,這樣的返鄉是人生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。沒想到父親的過世,竟為她成年離家後茫然自失的人生,重新定錨。
本書寫於益田米莉陪伴父親最後一段生命的期間與後來,她回顧自己獨自在熙熙攘攘的東京生活,感受到的空虛與溫暖;
偶爾返回家鄉大阪,和家人相處時微不足道的平淡日常;以及處在應該悲傷的場合,仍不禁牽掛其他事物的細微心境。她將告別之前和告別以後的過程寫得輕盈又精準,看似不經心,卻流露出對人生透澈的感悟以及對摯親的眷戀。
即使重要的人從世界上消失了,但知道他「曾經存在」。只要知道便足夠了。
閱讀本書的當下,將隨著益田米莉的行文,往記憶深處爬去,她的真誠,會撫慰擁有同樣悲傷的人們,同時讓人明白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最珍貴的寶物。
出版社: 采實文化 (2023)

會踏入休南洞書店並愛上這裡的人,似乎都是內心有些破洞的人:
面對無止境的求職失敗,誤打誤撞在書店兼差的咖啡師閔俊;
認為人生毫無樂趣,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的高中生民哲;
生活總是繞著兒子打轉,好久不曾以自己姓名活著的民哲媽媽;
做著喜歡的工作卻仍陷入厭倦,埋頭學習韓語文法的作家勝宇……
因為想要幸福、想要成功,而不停奔跑、努力到喘不過氣的人生,在休南洞書店裡獲得了暫時休息的契機。
英珠和書店客人們開始思考何謂真正的幸福,挖掘心中微小卻重要的情感,傾訴工作和生活的困難,不僅從書中尋找答案,也在彼此的對話中,找到重新開始的方法……
休南洞書店,就這樣容納眾人的喜悅與悲傷,帶著所有人一起慢慢向前走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