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簡介
「思故鄉港教材系列」是一套主要為香港人下一代設計的基礎教材,嘗試建構香港歷史、社會、語言、文化的學習框架,呈現香港兼容多元與堅守原則的精神,保存下一代建立香港人身份認同的機會。當我們提起「故鄉」很自然就會想起「香港」,即使在遙遠的他鄉,那份對香港的情感和連結依然深刻。然而,「香港是我家」這句說話到了下一代,或許就要加上一個問號。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選擇與追尋,但願我們的下一代有機會認識未被篡改的香港歷史,懂得自己提出問題、尋找答案,同時對於答案保持批判性思考,探索自己與香港身份認同的關係,不論身在何地也能夠成為有責任感的世界公民。
教師用書:思故鄉港教材系列:香港是何地(教師用書)是為使用此套教材的家長、教師而設計,相較於學生用書加入【教學目標】、【補充說明】、【延伸學習】、【課堂活動】等欄目,輔助家長、教師引導學生思考,以及提供相關的背景知識。此外,思故鄉港教材當中的互動練習,同樣於教師用書附有參考答案,以便教學時與學生討論使用。本教材另有思故鄉港教材系列單元工作紙:香港是何地(教師用書),推薦家長、教師配合運用。
教材宗旨及特色
- 內容以香港歷史、文化為主軸。
- 全彩A4印刷,輔以大量圖片及影片吸引學生學習。
- 設有互動課堂活動,並加入反思延伸問題。
- 提高學生對香港的認識與香港身份認同感。
- 讓學生承傳香港的歷史,強化對香港的情意發展。
- 培養學生積極的世界公民態度,並致力貢獻香港和世界。
- 為學生提供一個輕鬆自然的學習氣氛,讓學生能全心投入廣東話的世界。
適合對象
- 高小、初中學生、所有香港人和喜歡香港文化的大家。
- 家長:與孩子共讀學習,承傳對香港人的身份認同。
- 教師:組織學習小組,傳播香港文化,提升對香港的歸屬感。
- 各位:適合成年人一同來捍衛、保留香港文化!
推薦人
Hongkonger Community Center (HKCC)推動者、矽谷科技公司創辦人 Alex Woo
考評局前歷史科經理 楊穎宇博士
經濟歷史學者 趙善軒博士
國際關係學者 沈旭暉博士
香港大學學生會前會長 馮敬恩
在英港人組織Kongtinue創辦人 鄭家朗
推薦序(節錄)
楊穎宇博士:「香港是誰的香港?」,這個課題若出現於香港出版的教科書,必然會閹去殖民地、香港人等元素,但這書卻給了六個面向:大清香港、英國香港、中華民國香港、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、國際香港、香港人的香港。坦蕩蕩的事實,與當今一味對中共歌功頌德形成了如雷貫耳的反差。
目錄
序 Hongkonger Community Center (HKCC)推動者 Alex Woo
推薦序 考評局前歷史科經理 楊穎宇
課程理念及教學目標
如何運用此書
引言 香港的特色
第一章 香港的名字由來
第二章 香港的象徵標誌
第三章 香港地圖
3.1 認識香港在世界的位置
- 一. 香港在世界的何方
- 二. 香港在亞洲
- 三. 香港的陸地面積
- 四. 香港的面積與比較
- 五. 香港的組成
- 六. 香港的東南西北
- 七. 香港之最:香港與國際化
3.2 香港的地理特點
- 一. 優越的天然港口
- 二. 香港的地形特徵
- 三. 填海造地
- 四. 香港的土地利用
第四章 香港的自然生態與氣候特點
4.1 香港地質與受保護地區
- 一. 香港的地質構造
- 二. 香港的地質公園
- 三. 香港的受保護地區
- 四. 香港的郊野公園
- 五. 垃圾筒學問
- 六. 香港的濕地公園
- 七. 香港的海岸公園及海岸保護區
- 八. 香港的水資源
- 九. 香港的生物多樣性
十. 野豬與我們的距離
4.2 香港的氣象季節
- 一. 香港的氣象特徵
- 二. 香港的四季與氣候
- 三. 香港會下雪嗎?
- 四. 各式各樣的天氣警報
- 五. 香港風災知多一點
- 六. 香港會地震嗎?
第五章 香港的十八區
- 一. 香港的十八區地圖
- 二. 香港島的分區
- 灣仔區
- 中西區
- 東區
- 南區
- 三. 九龍半島的分區
- 九龍城區
- 油尖旺區
- 深水埗區
- 黃大仙區
- 觀塘區
- 四. 新界的分區
- 荃灣區
- 葵青區
- 沙田區
- 大埔區
- 西貢區
- 屯門區
- 元朗區
- 北區
- 離島區
- 五. 十八區的意義
思故鄉港教材系列:香港是何地(教師用書)
思故鄉港教材企劃團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