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約瑟·艾格思 Joseph Agassi
譯者:吳靄儀、王文禮、陳偉雄
出版社 :壹壹陸工作室有限公司
出版日期:2023/09
ISBN:9789887923787
首頁 / 本是同根生——哲學的啟蒙課 (The Siblinghood of Humanity: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)
第一版序
這本書是1989年我在約克大學哲學系秋季學期講授課程的輯錄
儘管市場上的入門書已經飽和,但我還是決定向大家呈獻這本書,當中的內容比平常的更少偏見,所以更全面,也可以作為這個範疇的一種研究。這種研究很重要,因為它確實表達了我個人的觀點就是批判理性主義的一種看法,或多或少是沿襲我的老師卡爾·波普爾爵士的思想。
我想持平,盡量不表達自己的觀點以減少我的偏見。我不斷與其他哲學學派辯論,特別是聲稱哲學不屬於正常生活的範疇內的反哲學家。我又與存在主義者辯論,他們對於生命意義的壟斷式說法實在有點誇張。在這兩者之間,當中幾乎不存在一個完整的哲學。我能夠補充的是,我亦批評批判理性主義,至少對波普爾的原始版本是如此。其餘的可能是一團糟,但我希望讀者對哲學的認識,比閱讀平常課本所得的更好,並且對哲學的不同流派所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展開研究。
我在抽象和具體、古希臘人和現代世界之間反復交錯論述,難免會令人覺得混亂,但我希望我的讀者能夠多少穿梭其中,這是他們前所未有的經驗。我希望這次的經歷有激勵性。這是同一個課程經修正後的再版。當中的內容,除了務求澄清和精準之外,沒有增加或修改我感謝太太Judith Buber Agassi 做了多不勝數的修正,並感謝Lance Odland 細心校閱最後定稿。
課堂內的講論,是建基於以下閱讀清單:柏拉圖最早期的對話(《蘇格拉底之死》)、海涅的《德國的宗教與哲學》、羅素的《哲學問題》、佛洛伊德的《文明與缺憾》,以及波普爾的《猜想與反駁》。
這些書很容易找到。它們內容豐富、可讀性強,亦不需要先有任何知識才能閱讀,惟所引用的最新著作中的某些章節,則沒有照顧到入門者的需要。即便如此,這本書仍然是非常簡明、直接和與時並進的,以便讀者可以輕鬆地切入自己認為合適的部份,從而學會自己作出選擇的能力。此書面世,要鳴謝的人不能盡錄,亦要感謝上述提及的那些著作。
最後,在本書附有詞彙表;它只能當作是差劣的代用品,不應取代查字典和百科全書的良好習慣。
北約克,1990年12月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譯者序
紀念約瑟·艾格思老師(7.5.1927-22.1.2023)
本書的原作者,我的老師 Professor Joseph Agassi今年1月22 日逝世,終年95歲,直至逝世前數星期,他仍孜孜不倦寫作、參加 網上討論,身體力行他的哲學理念。這第三版中譯版包括多個原著第 三版的增刪(見作者第三版序),也趁機稍稍改善了上一中譯版的行文,可惜我們已無法將新一版送到老師跟前了。
在這個灰暗的時代,我們還要讀艾格思這本書嗎?在我的心目中,雖然艾格思一生著作無數,範疇涵括科學、科學哲學、邏輯學、 社會、文化、藝術、政治倫理等等,無疑是位重要的哲學家和思想家,但對我來說,這一切都不及他作為一位令學生終生受用的老師那麼重要。他一生注重教育理論和教學,以性質為一個哲學入門課程的 此書做總結,實在最合適不過了。本書傳授的不單是一套宏觀的哲學 知識,更是對知識和理性探討的指引和態度的示範。在灰暗的時代, 充滿迷惘的此際,我們需要的不是權威的訓示,而是敢於直面沒有權 威,只有不住理性探索和考驗的精神,不停改正錯誤,尋求改善。
「學而時習之一哲學精神有賴試驗及承傳。艾格思在80歲寫了《A Philosopher's Apprentice: In Karl Popper's Workshop》,申明他的一生所學的哲學承傳自批判主義哲學 critical rationalism 宗師波普爾 Karl Raimund Popper ( 參見 HEAD HOLE 《開放社會及其敵人》<<,他稱自己為「波普爾的學徒」,雖然他當年不得已斷然脫離波普爾的門牆,終身受到師門排斥,但始終不悔。
哲學是理性的探討,而科學一向被視為理性的典範。艾格思跟波普爾都是有深厚科學根底的哲學家。然而哲學界深信科學的特性是證明,因而不住爭論如何從特殊性的經驗證明普遍性的科學理論,波普爾則認為科學根本不可能「證明」:經驗不能證明科學理論,但卻能推翻科學理論,科學之所以為科學,並非基於它得到「證明」,而是基於它的「可證偽性」: falsifiability。科學的進步,是一個不停批判當前的權威理論、不停推翻(「證偽」)舊的理論、提出新的理論,又將新理論付諸批判的歷程,簡而言之,就是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:猜測與推翻。每次一個有重大普遍性的權威理論被新的經驗推翻,由新的理論取代,都帶來科學上的「革命」,科學史上充 滿這方面令人驚嘆的例子,科學根本就是個continuing revolution: 不斷的革命。
「可證偽性」的方法和精神不限於自然科學而是貫徹一切理性探討,這個精神和思考方法,正是波普爾倡議的「批判主義哲學」: critical rationalism 的重心。在本書裡,艾格思就用了「我應該怎樣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」作為探討的主題。我在中譯本「導讀」則試圖討論在法律學方面的應用。
可證偽性的想法其實一說明;最著名的例子是,無論多少隻白天鵝也不可能證明「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的」——更直接地說「天鵝是白色的」是真,但只要發現一隻黑天鵝,就足以證明「天鵝是白色的」是偽。既然如此,還有甚麼可爭辯的呢?
首先,要這個毫不妥協的結論得到接受,波普爾要反駁當時最有影響力的大學派,可證偽論提出之後便遭受多方面的抨擊,包括指這個理論不切合實際情況,因為在大學、在研究所裡的科學家事實上不是那樣做,也包括批評在爭辯邏輯上,所謂「證偽」——由某個經驗推翻某個理論—— 不能成立,只能成立兩個提述(理論和經驗)互相矛盾。
反對批判哲學主義的另一個來源是反哲學和反理性的潮流。前者最著名的代表是維根斯坦,他認為所謂基本的哲學問題不過是語言上的謬誤混亂,只要理清這些混亂就可見這些高深問題「本來無一物」 後者 — 反理性學說 — 則認為理性不能為我們提供最需要的答案,哲學的意義最終是強烈的意志和信念。艾格思在本書內對這些學派一一討論和回應。最根本的問題是,人性裡對安全感有很強烈的需求,需要有一個不會錯(「證明」)的權威,為我們提供堅固的道德基礎, 而證偽說和批判主義迫使我們放棄這些追求,接受猜測與推翻為理性的楷模。
從這個角度看,批判主義哲學其實不只是知識論的一個學說,更是一種人生觀—如果追隨者認真相信而身體力行。艾格思就是這樣 的一個人。他甚至比「師父」更執着地實踐這套思想,從容付出世俗成功的代價。
民主、每個人的自主權和開放社會,是艾格思和波普爾的共同 信念。艾格思認同波普爾認為民主的意義是被統治的人民有權透過票箱、不流血罷免統治者,但批評波普爾沒有深入討論民主制度結構,沒有真正討論領袖這個重要問題,是他政治思想的重大缺陷。
艾格思最遺憾的是波普爾拒絕跟他討論倫理學問題,艾格思認為,經過二十世紀大屠殺和原爆兩大震撼人心的災禍,我們不能不重新檢視人類可作之邪惡,不能不認真思考如何挽救人類於滅亡。他認為哲學家以這是沾染「政治」為名逃避領導或參與領導這方面的討論不能接受。
艾格思對波普爾另一大遺憾,是波普爾多年來拒絕接受形而上學的地位。艾格思一直相信形而上學對科學的想像極為重要,科學往往從形而上學發展出來,所以必須得到討論和批判,不能以其不可嚴格證偽而遭批判哲學忽視。事實上,艾格思一個重要的觀點是他對錯誤的看法。錯誤—被證為偽的理論,仍然可能是偉大的理論,因為它開闢了新的想像、新的路向,證偽不是全部,一個理論的豐富與貧乏同等重要,我們需要作出適當的評價。
因此,在艾格思的心目中,批判應該是誠實而理性的,不應為擔 心錯誤或被誤認為不尊重而避開或轉彎抹角;率直的批判不應被視為冒犯,反而是對一個有意義的理論應有的尊重。在艾格思的著作——包括此書——我們屢屢看到他這態度的呈現:他在指出某位哲學家或學說的錯誤時,往往不忘指出其「偉大」。無論在著作和教學,他都着重培養一種習慣:不要怕說錯而不說出來,不要將發現錯誤等同否定整體價值。
這些做哲學的原則和態度對理解艾格思很重要,而這也是他始終與學術界建制格格不入的一個原因。學術界的建制往往着重炫耀學識與出名的師承,艾格思認為這與做哲學無關,反而窒礙真正的批判。他不肯在大學的派系「埋堆」,寧願面對種種有形無形的敵意對待。
其實這與波普爾的命運也不無相同。2004年,學者劉擎在波普爾逝世十周年發表了一篇紀念文章<卓越而速朽的思想家>。他問,為何波普爾這位二十世紀的偉大哲學家生前享有如此顯赫的聲譽,但死後卻如此迅速被人遺忘?他認為「證偽論」誠然不是波普爾始創,但若非他具備進入複雜而深奧的科學內部知識討論的能力,證偽論只會被看作痴人說夢,無力對思想史發生任何影響。劉擎認為,波普爾之所以容易被遺忘,不是由於他的理論太深奧不易辨明真偽,剛相反, 是因為太簡易清晰了。他這樣總結:「在學術界,我們習慣於敬畏晦澀的學說,但我們常常忘記:正是通過極為卓越的工作,一些原本複雜的思想謎團才變得清澈起來,一些被許多晦澀的文本反覆討論的問題才獲得了可能的解決出路。波普爾正是這樣一類卓越的思想家。」
令我想起哥倫比亞與雞蛋的故事。他的挑戰是:一隻雞蛋怎樣能夠直立不倒?眾人計窮之際,哥倫比亞拿起雞蛋輕輕敲平一頭的蛋殼,那鷄蛋就能直立不倒了。於是眾人都說:「啊,這麼容易,我也做到啦!」這正是真正的發明的特徵:在提出之前沒有人想到,提出之後人人都認為顯淺不足道。
劉擎對波普爾的分析,某程度上也可應用於艾格思,而艾格思比波普爾更加貫徹。他的學生,多多少少也沾染了他的精神,令我想起金庸小說:「入我門來,遇禍莫怨」。
在學術界的成功與否,遠遠不及哲學人生的豐富與貧乏、活在真理還是活在虛偽重要。無意在學院門牆內爭一席位的哲學學生,更加可以心安理得探討艾格思的哲學旅程。
吳靄儀
2023年8月
| 作者簡介 |
約瑟·艾格思教授 (Joseph Agassi,1927-2023) 是一位以色列哲學學者,師從近代哲學大師卡爾·波普爾,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科學、形而上學和政治。他先 後於倫敦經濟學院、香港大學、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與 波士頓大學、加拿大約克大學,以及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任教。
| 譯者簡介 |
吳靄儀博士,香港執業大律師、作家、立法局及立法會法律界前議員(1995至2012年)。於香港大學畢業後,吳負笈美國波士頓大學,師從艾格思教授攻讀哲學博士。其後又於劍橋大學法律系攻讀法律。吳著作甚豐,其近作有《拱心石下——從政十八年》、《不中聽文集——法治篇》及《三合一集》。《拱心石下——從政十八年》更榮獲「第十二屆香港書獎」。
top of page
We will notify you when this item becomes available.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