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簡介 |
貨幣的流轉,不僅記錄著市場交易的軌跡,更映射出國家治理、社會變遷與思想演進的深層脈絡。從漢代五銖錢到清代銀本位,從唐宋交子到近代信用貨幣,中國歷史上的貨幣制度不僅影響了市場,也塑造了國家與社會的互動模式。
本書核心關注中國經濟史中的關鍵問題:
.貨幣經濟與自然經濟的循環模式——為何中國歷史上貨幣經濟與自然經濟反覆交替?
.「全漢昇難題」:盛世物價低廉之謎——為何唐代前期物價低廉,卻仍被視為昇平盛世?
.政府干預與市場運作的權衡——從鹽鐵專賣到明代大明寶鈔,政府對貨幣的控制是經濟繁榮的保障,還是衰退的根源?
本書特色:
.史料嚴謹——大量引用出土文獻、清代刑部宗卷、明清財政文獻、盛宣懷檔案等、中華民國外交部檔案等一手史料,還原貨幣制度與歷史發展的演變過程。
.視野宏觀——融會古典經濟學、貨幣史、經濟思想,探索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。
.理論與實踐結合——透過歷史比較分析,討論現代經濟政策的可行性與挑戰。本書是趙善軒教授二十多年學術研究的集大成之作,適合對中國經濟史、貨幣制度、政治經濟學感興趣的讀者,亦可作為學術研究、政策制定的參考讀物。歷史並非過去,而是理解當下與未來的關鍵。
作者簡介 |
趙善軒,一九八一年出生於香港。二○二四年當選英國皇家歷史學會副院士。二○一八年,榮獲中國經濟思想史優秀(一等)著作獎,現任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客座研究員、國立中山大學臺港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員(兼任)。
於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獲榮譽文憑和榮譽文學士學位,後在新亞研究所取得臺灣教育部授予文學碩士(史學)學位,廣州暨南大學獲文學博士,並在新亞研究所完成博士後(史學)研究。專治中國經濟史、政治經濟思想史。
曾供職於深圳大學饒宗頤文化研究院、布萊恩特大學、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、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等學府。歷任客座教授、副教授、研究員、高級訪問學者。
現居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。二○一八年創建了「趙氏讀書生活」YouTube頻道,通過該平台分享歷史知識,頻道訂閱人數超過三十八萬,每月平均觀看人次達到三百萬。
貨幣、思想與歷史通論——中國經濟史的變局與抉擇
趙善軒